鋰電負極材料市場空間巨大
近年來,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展,鋰電池產業也同步向前推進。作為動力電池的一種重要材料,鋰電池負極材料也迎來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負極是電池放電時流出電子的一極,負極材料主要影響鋰電池的首次效率、循環性能等,占鋰電池總成本的5~15%左右。
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(GGII)調研數據顯示,2020年中國負極材料出貨36.5萬噸,同比增長35%。市場增幅超預期。另根據動力電池應用部研究部預測,到2025年,僅國內動力電池需求就將達到310千兆瓦時,相應的負極材料需求將達到26萬噸。
放眼全球市場,近幾年,各領域鋰電池需求大幅增長,尤其是歐洲需求尤為強烈,這將帶動負極材料的需求。而據鑫欏資訊顯示,2020年全球負極產量預計54萬噸,其中中國負極產量市占率繼續提升至85%。由此可見,中國鋰電負極企業不僅可以享受到鋰電市場快速發展的紅利,歐美動力電池市場未來3-5年的高速增長也將為國內負極企業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。
國內企業正加速布局,擴大產能
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,國內負極材料行業集中度較高,比較有實力的有“三大五小”。三大分別指貝特瑞、璞泰來(江西紫宸)、杉杉股份;五小分別指凱金能源、正拓能源、深圳斯諾、中科星城、翔豐華。
其中,貝特瑞負極材料出貨量已經連續7年位列全球第一。貝特瑞是中國第一家把天然做成負極材料,也是第一家把天然石墨出口國外的材料企業。
除了剛成立的四川紫宸,從去年開始,璞泰來就已陸續布局負極材料增產擴建項目。投資年產5萬噸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建設項目、收購山東興豐49%股權、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項目等。用于保障負極材料產品供應能力,滿足日益增長的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。
而前不久,湖北寶乾年產5萬噸負極材料項目正式開工,該項目投資總額6億元,計劃于2021年6月份投產。其中一期將建設兩條1萬噸/年的負極材料生產線,全部項目建設完成后,形成總體年產5萬噸負極材料的生產能力。
可以預見,未來負極材料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,擁有核心技術和優勢客戶渠道的企業將更具有競爭優勢。由于整個負極行業產能正在迅速擴張,產能規劃上能夠實現快速擴張的龍頭企業具有更高的話語權,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。
來源:《南墅石墨礦》